Practical Idea of Running Schools
切合实际的办学理念
Information Disclosure Column

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、预警信息和处置情况

  • 学院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
    发布日期 : 2019-10-10    浏览次数 : 1200

    一、目的

    为有效应对和处置火灾、地震、建筑物倒塌等突发事件,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,确保学院的安全与稳定,提高师生灾害事故发生时应急疏散逃生的安全意识,掌握遇到灾害事故时自救和逃生的基本方法,特制定本预案。

    二、适用范围

    1、由于建筑质量问题造成楼层坍塌时;

    2、楼内发生火灾时;

    3、地震、空袭、爆炸等灾害发生时;

    4、其他不可预知预测的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发生时。

    三、组织机构及职责

    1、学院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领导小组,组长由院长担任,副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和后勤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。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组、紧急疏散组、伤员救护组、外围控制组、通信联络及后勤保障组等五个职能小组。

    2、应急疏散领导小组职责:

    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;根据实际情况,及时发布命令,启动预案;负责相关物资储备、安全教育、定期演练组织等工作。

    3、各职能小组职责:

    现场指挥组基本职责:突发事件发生后,应急疏散领导小组立即转为现场指挥组。指挥协调,掌握情况,及时报告;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程序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置,包括稳定情绪、疏导和维护秩序等工作。

    紧急疏散组基本职责:由学工处、各系(中专部)学工人员组成。在现场指挥组指挥下,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、顺序,有秩序地疏散师生,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。严防学生铤而走险事件发生。

    伤员救护组基本职责:由总务处卫生所人员组成。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,并进行简单救治后,送往就近医院救治。

    外围控制组基本职责:由总务处保卫科人员组成。突发事件发生后,迅速赶到现场,设置警戒线,划定警戒区,设置隔离带,维护现场秩序,疏散现场人员及重要物资等,在公安机关等专业部门到来之前,对事件进行先期处置。负责维护学院大门、出入口秩序,疏导师生有序撤离,引导专业部门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处置。

    通信联络及后勤保障组基本职责:由总务处人员组成。根据事态发展,及时上报上级部门,并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援;提供各种处置突发事件物资装备,通讯设备,负责平时的通信装备保养。

    四、紧急疏散程序

    1、当事件突发需撤离时,当堂任课教师或夜间舍务管理员、值班教师应作为现场第一组织者,立即打开教室、寝室各疏散通道门,关闭电源,组织指挥学生按指定路线镇静、迅速、安全、有秩序地撤离。

    2、全体学生应服从命令,听从指挥,保持镇定,撤离时重心降低,避免拥挤、踩踏,严禁争先恐后,推拉他人。事故现场外的其他同学要绕行,不得围观、拥挤,避免发生踩踏。

    2、教师、舍务管理员要在学生安全撤离的同时,迅速查看有无遗漏学生,确保无人后,再迅速撤离。

    3、紧急疏散后,辅导员应立即清点学生人数,各办公室负责人清点本部门人数,并报告现场指挥领导。

    4、现场救护员检查是否有受伤学生并将情况报告现场指挥领导,对于受伤的师生,应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,并及时通知家长,有关人员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安抚工作。

    5、为保证快速、有序、安全地疏散,任何人在疏散时不应携带个人物品,更不允许逆向跑动寻找个人物品。

    五、紧急疏散处置原则

    1、快速反应原则。处置突发事件要坚持信息上报快,部署控制快,方案落实快。

    2、现场指挥原则。突发事件发生时,当时在院内的最高级别领导要亲临现场,全面掌握情况,准确分析局势,果断做出正确判断。

    3、设置警戒原则。突发事件一旦发生,要迅速疏散现场周边人员,设置警戒线,保护现场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。

    4、损失最小化原则。处置方法要妥当,要以维护政治稳定、社会安全,确保师生员工人身、财产安全为工作重点,力求做到尽量减少人员伤亡,减少社会影响,降低危害。

    5、基本装备原则。学院应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应急广播、安全头盔、警戒带、强光手电、电喇叭、消防器材、各紧急通道门锁钥匙等必要的基本装备保障。

    6、协调配合原则。学院各部门及教职工要明确职责任务,按照预案分工,互相协调、通力配合,对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置。

    7、责任追究原则。在突发事件发生后,对因未能落实预案有关要求造成学校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,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。

    六、紧急疏散路线安排

    所有楼栋在疏散时都要本着就近的原则,按照距离楼门口近的班级在前,远的在后的顺序,有秩序的疏散;如事故发生使某一侧通道无法使用,则临时变更路线;有电梯的楼房发生紧急事件需疏散时,就近下楼,不许乘坐电梯。疏散后人员集结地为学院大操场,以班级、系和部门为单位集结,并由现场指挥人员清点人数。

    各教学楼、宿舍楼疏散路线:

    1、三号教学楼: 103、114、204、205、214、215、304、305、315、316、404、405、415、416、504、505、515、516、604、605、615、616所在班级从南面靠四号楼侧门疏散;104、112、113、206、213、306、307、314、406、407、414、506、507、514、606、607、614所在班级从正对小操场正门疏散;108、111、207、211、212、308、312、313、408、412、413、508、512、513、608、612、613所在班级从北面靠体育馆侧门疏散。

    2、四号教学楼:311、411、412、510、607教室所在班级从靠近食堂东面侧门疏散; 303、305、403、405、503、505、603教室所在班级从北面小操场正门疏散;302、402、502、602教室所在班级从西面靠三号楼侧门疏散。

    3、六号寝室楼:301——315寝室、401——415寝室、501——515寝室从东面靠七号楼侧门疏散;316——333寝室、416——433寝室、516——533寝室从东面靠食堂一侧正门疏散。

    4、七号寝室楼:按就近原则,所有寝室学生从前门或后门疏散。

    5、八号寝室楼:201——211寝室、301——311寝室、401——411寝室、501——511寝室从喷泉一侧正门疏散;212——219寝室、312——319寝室、412——416寝室、512——519寝室从东面靠十号楼一侧外楼梯门疏散。

    6、九号寝室楼:107——112寝室、208——214寝室、308——314寝室、408——414寝室、508——514寝室、608——614寝室、708——714寝室从西面喷泉一侧正门疏散;101——106寝室、201——207寝室、301——307寝室、401——407寝室、501——507寝室、601——607寝室、701——707寝室从南面锅炉房侧门疏散。

    7、十号教学楼:513、515教室所在班级从锅炉房一侧一号楼梯撤离,509、510教室所在班级从实验实训中心办公室一侧二号楼梯撤离,605大教室上课班级从一号、二号楼梯撤离,到一层后从靠锅炉房侧门疏散;506、507、508教室所在班级从招生办一侧三号楼梯撤离,502、503、504教室所在班级从阳光大厅一侧四号楼梯撤离,601、602大教室上课班级从三号、四号楼梯撤离,到一层后从北面正门疏散。